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地理教学为例探讨教育游戏的设计以地理教学为例探讨教育游戏的设计 很多青少年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沉溺,却对教育游戏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感到讨厌,为什么会这样呢?就目前的大多数教育游戏来看,几乎都是用游戏的形式去包装传统的练习题目,多了一些动画与音乐,却依旧像以前一样做习题,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也许就是目前教育游戏不能吸引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网络游戏却能使很多青少年全身心投入,为了玩游戏,很多人甚至可以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即使有时候玩游戏甚至比做习题需要更多的思考。因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可以真正支配自己的行为,按自己的愿望去行动,去解决问题,使玩家产生一种成就和满足感,而这正是目前一般的教育游戏、教育软件所缺失的。 笔者认为,应该打破教育游戏以答题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游戏的模仿性特点,在电脑游戏中制造全真的虚拟现实情境(这里的虚拟现实更重要的是现实事物的性质与规律的客观性、现实性,而事物的形象可以进行写意的夸张),让玩家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乐趣,并在此过程中猎取有用的科学信息,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会解决问题,培育实践能力。 教育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以学科讨论的对象与概念作为游戏中的对象与概念,以学科的基本规律作为游戏的规则,学习玩游戏实际上就是学习一门学科知识,玩游戏的过程就是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游戏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创设各种矛盾,激发对某一知识项目的迫切需要和对掌握某些知识的强烈渴望,然后,在恰当的时候提供线索及相关知识内容,让玩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游戏结束后总结经验,建构知识体系,再与科学体系进行比较,反思并修正在玩家头脑中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在游戏过程中,主要是让玩家尝试解决问题,科学知识只是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与提示呈现给玩家,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自主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目的在于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只是作为玩家头脑中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动建构或无意猎取的“副产品”。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在游戏后与公认的学科体系比较,与其他玩家的讨论中总结经验后获得。这一设计思路同时考虑了教育性与游戏性两个方面。 教育性: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能力的培育上,知识是作为副产品由玩家自己获得的。游戏的学习原理是符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抛锚式情境教学设计的。同时,本游戏的设计又克服了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