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和车速已经不再是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唯一追求,人们越来越关心驾车时的舒适感、安全保障、功能的易用性,和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因此,除了车身系统(Car body)和传动系统(Power Train)等传统的汽车控制单元以外,安全系统(Safety)和车载资通娱乐系统(Telematics / Infotainment)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成熟。 现代的汽车电子系统中,电子控制组件(ECU)因在上述系统中赋予汽车更高效和更具智能性的操控能力而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实现了诸如电源、车灯和门窗等自动检测功能,给驾驶提供了更大便利。 汽车中的电子系统和组件平均达到 80多个,它们之间越来越复杂的连接和通信功能对总线技术提出了需求。车灯、发动机、电磁阀、空调等设备的传统连接方式为线缆连接,而如果电子元件之间也用电缆连接则必然造成连接复杂性的提高、可靠性的下降,和整体重量的上升;此外,伴随而来的线缆的磨损和老化现象也将使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 为避免线缆带来的各种麻烦,车载网络(In-Vehicle Network) 中应用标准化总线技术则成为较理想的解决方式。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车载总线技术可分为五类。 如表一所示,第一类 LIN、TTP/A等总线传输速度最低,适用于车体控制;第二类中速总线,如低速CAN、SAE J1850、VAN(Vehicle Area Network)等,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通信应用;第三类包括高速CAN、TTP/C等技术,适用于高速、实时死循环控制的多路传输网络;第四类如 IDB-C、IDB-M(D2B、MOST、IDB1394))、IDB-Wireless(Bluetooth)等,一般应用于车载资通娱乐网络;第五类传输速度最高,用于最具关键性、实时性最高的人身安全系统,包括 FlexRay和Byteflight等。 本文将主要讨论 LIN总线技术规格及在门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LIN技术概况 LIN总线全称为区域互连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一种结构简单、配置灵活、成本低廉的新型低速串行总线,和基于序列通讯协议的车载总线的子集系统(Sub-bus System)。 LIN总线为主从节点构架,即一个主节点(Master Node)最多可支持 16个从节点(Slave Node);在从节点中不用晶振(Crystal Oscillator)或陶瓷谐振器(Ceramic Resonator)时钟,也能做到自同步性。LIN基于 UART / SCI接口 协 议 , 可 实 现 极 低 的 软 硬 件 成 本 ;其 信 号 传 播 时 间 可 预 先 计 算 , 以 满 足 传 输 的确 定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