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与人际关系 MBTI 的由来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1923 年出版了一本书《心理类型》(Physiological Types),心理类型的概念就从这里产生了。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对“四种基本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的选择都是独特的,再加内向与外向两种自然的倾向,可以构成八种不同的“功能类型”或者叫作“心理类型”。此后,有许多的心理学家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的理论发展出不同的人格量表。 19 世纪中叶,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同她的母亲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ryn Briggs)一道,重新研究了荣格的《心理类型》,依据荣格的心理类型,补充、引申和完善,设计出一种用于鉴定不同类型人格的问卷调查表,并将其命名为“迈尔斯一布里格斯个性分类指标”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MBTI 在美洲和欧洲重新激发了人们对人格分类学的兴趣,从19 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该测试已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得到广泛传播,19 世纪 90 年代,每年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个人参加 MBTI 的测试(《请理解我》David keirsey,2001)。MBTI被广泛地应用于以下领域: 自我了解和发展; 组织发展,团队建设; 管理和领导培训; 婚姻辅导; 职业发展和指导; 问题解决; 人际关系咨询; 教育及课程发展等。 MBTI 中的术语 迈尔斯母女从荣格的《心理类型》中发现了以下用语: E(Extraverted,外向的)/I(Introverted,内向的); T(Thinking,思想)/F(Feeling,情感); S(Sensory,感觉的)/N(Intuitive,直觉的); J(Judging,判断)/P(Perceiving,知觉)。 她们将这些字母的含义分别引申为: E(Expressive,善表达的)/I(Reserved,矜持的); T(Tough-minded,坚定的)/F(Friendly,友善的); S(Observant,敏锐的)/N(Introspective,内省的); J(Scheduling,计划性的)/P(Probing,探索性的)。 她们把 E/I,T/F,S/N,J/P 所代表的特征当作是相互独立的人格组成部分或元素,组合成四类16 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从而用简单的、文字的方式分辨出人们之间存在的一些明显的差异。 ①理想型(NF):直觉接受信息能力强,重心理感受、自我认定、自我肯定;会倾听,喜自在,易受伤害。 ②监护型(SJ):感官接受信息能力强(直觉弱);持续性、目标性很强;重责任、意志;如果是老板,可能会让下属觉得不近情理,不能处理危机。 ③理性型(NT):对问题敏锐,善规划。静观、客观感受、观察力强,弱点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