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一、规划背景二、现状条件三、规划范围、依据、原则和目标四、规划年限五、开发条件分析六、开发策略七、土地使用分类和建设开发控制八、用地布局规划九、道路系统规划十、绿化景观规划十一、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一、规划背景近年来,歙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快速,随着徽杭高速的建设,城市及周边区域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经济体制的转变、用地结构的调整、 交通条件的根本好转等,使其经济发展逐步外向化,城市建设的面貌也日新月异。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不能破坏歙县传统的历史风貌,县城急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歙县县人民政府拟在城东另辟新区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今年是歙县的“招商引资”年。歙县提出将招商引资与城镇化相结合,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以城养城,以城兴城,滚动发展”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组织项目实施,歙县县人民政府拟定将城东经济开发区委托进行控制性规划,以便为具体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导。二、现状条件歙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南面与浙江省毗邻。县城现有对外交通皖赣铁路及慈张公路,连接皖浙两省的徽杭高速公路,将于2004 年底建成通车,交通便捷。县城距上海419 公里,距合肥382 公里,距南京346公里,距杭州212 公里,距景德镇222 公里,距黄山风景区67 公里,距屯溪机场32 公里。城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歙县老城区西北部,基地面积3.85 平方公里。地形起伏不大,相对平坦,整个地势北高南低,高程多为117- 125 米,相对高差为1-8 米。基地用地条件良好,北面紧邻皖赣铁路,西面及南面有布射河及扬之河蜿蜒而过,将地块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三、规划范围、依据、原则和目标1、规划范围规划地块北至皖赣铁路,西面及南面以布射河及扬之河为界,东部抵桂林镇练江牧场,总用地 3.85 平方公里。2、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年)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年)5. 《安徽省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6. 《歙县县城总体规划》(1999)7. 《歙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2)3、规划原则(1)控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