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Bas#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10∧9/L),Ba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0-1(%),Eos#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os%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HCT红细胞压积 : ,HGB血红蛋白 : 【男】120-160(g/l) , 【女】 110-150(g/l)Lym#淋巴细胞计数 : (10∧9/L) ,Lym%淋巴细胞百分比: 20-40(%),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20-360(g/l)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 ,Mon#单核细胞计数 : ,Mon%单核细胞百分比: 3-1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 ,Neu#中性粒细胞计数 : 2-7(10∧9/L) ,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0-70(%),PCT血小板压积 :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 : ,PLT血小板计数 : 100-300(10∧9/L),RBC红细胞计数 : 【男】(10∧12/L) ,【女】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WBC白细胞计数 : 4-10(10∧9/L)白细胞 分为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5类中性粒细胞↑ ①感染(化脓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N(10-13um)②出血 (急性大出血后 1-2小时)、③中毒 (代谢性、化学性、生物性)、④损伤 (外伤、手术、烧伤、心梗)、⑤肿瘤 (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①感染 (G-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原虫:疟疾、黑热病);②血液系统疾病;③物理、化学因素损伤:X线、 r射线、放射性核素,苯铅汞、氯霉素、磺胺类药、 抗肿瘤药、 抗糖尿病药及抗甲状腺药;④单核 -吞噬系统功能亢进;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 (不分叶粒细胞 >5%):常见于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白血病和类白血病等。核右移 (5叶中性粒细胞 >3%):巨幼细胞贫血、造血功能衰退嗜酸性粒细胞: ↑① 过敏性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以上)E ( 13-15um)②寄生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以上)③皮肤病④血液病⑤某些上皮系肿瘤 (肺癌等)⑥急性传染病 (但猩红热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⑦其他: (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意义甚小嗜碱性粒细胞↑ ①过敏性疾病B (10-12um)②血液病③恶性肿瘤④其他 :糖尿病,传染病↓临床意义甚小淋巴细胞↑① 病毒感染 、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虫L (6-15um) ②肿瘤性疾病: 淋巴细胞性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