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注文体特征,探寻神话文本的教学策略关注文体特征,探寻神话文本的教学策略 在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共收录了 10 篇神话故事类的课文,分布在低、中、高年段,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对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应该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那么,到底该怎样进行神话教学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凸显奇妙特点,感知神话魅力 神话故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要想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深刻内涵,就得牢牢把握住人物、事件的奇妙性,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如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我设定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奇妙作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揭示课题时,我告诉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有奇妙的人,会发生奇妙的事,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浓浓的神话味。在学习文章重点段落女娲补天“炼石”的具体描述“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即补好了。”我让学生找动词,再试着做做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引导学生从语句体会中、从动词的运用中领悟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合理奇异,语言表达虚化夸张。 由此可见,神话故事要细读的并非那些描写优美的句段,而是具有神话特点的词句,这些虚化夸张的语言,和神话奇妙的夸张與想象的特点相吻合,是最值得细读的,也最能让孩子们感受神话的魅力。 二、把握故事情节,提升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选编的神话故事情节简单、层次清楚,学生一般一读就懂。但是,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讲述神话故事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因此,对神话故事的感知与讲述,要让学生经历从初步感知——深化理解——形象讲述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概括能力、复述能力的进展。 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我针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板块。首先,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并围绕着课题中的“盗火”两个字,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注“盗火起因”“盗火过程”“盗火延续”“最终结果”几个核心板块;其次,引导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对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进行概括;其三,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第一、第四自然段,理解它们在故事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四,引领学生尝试以最简洁的语言,以小标题为线索,将故事整体进展概述出来;最后,创设了生动具体的情境,要求学生以角色体验、人称转述等多种方法进行故事讲述表演。比如,在“获罪受罚”一段中,我就尝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普罗米修斯,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