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VIP免费

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_第1页
1/7
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_第2页
2/7
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讨论综述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讨论综述 [摘 要]对现代西方关于内部人持股和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将国内外学者对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经验讨论成果进行了梳理。讨论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股权改革的完成、相关法规的出台,证券交易市场也日渐法律规范,内部人持股将更多地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内部人持股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管理层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科研资助项目(Kyjj0405) 作者简介:沈琳(1974-),女,四川夹江人,经济学硕士,海南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财政与税收理论和实践、公司治理方面的讨论。 1932 年,Berle 与 Means 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中提出著名的两权分离命题,指出这种分离必定导致管理者与外部股东间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作为一种有效约束和控制经营者行为,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内部人持股近来成为国内外学者讨论的重点,其中探讨较多的就是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内部人持股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的主要理论 (一)利益收敛论 Jensen 和 Meckling(1976)提出的利益收敛假说认为,当管理者股权比例增加时,管理者利益与外部股东利益可能收敛于一点,从而使得管理者与股东间的冲突能得以解决。因此,内部人持股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价值。该假说在早期得到大量实证讨论与理论分析的支持,也直接促成股权激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爆发式增长。 (二)管理者固守职位论 1983 年,Fama 和 Jensen 提出管理者固守职位论,认为内部人和外部股东的利益通常并不一致,两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利益冲突,假如企业由不受监督约束的内部人管理,企业价值就会降低,公司业绩与持股比例之间就呈负相关。该假说预言:当公司被其控制权不受控制的管理者管理时公司价值将趋于下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自然选择论 该理论认为股权结构是内生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相关。任何一种所有权结构的模式选择最终都取决于公司绩效,否则就不能长期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是长期演进的自然结果,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但这并不能说明管理者所有权与公司绩效相关。相反,它与公司绩效无关。 二、国外学者的经验讨论 (一)内部人持股比例与企业业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Morck et al.(1988)发现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间存在非单调关系。董事股权比低于 5%或高于 25%时,董事股权比的增加将更密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部人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