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凌度:宝刀不老的散文名家凌度:宝刀不老的散文名家 笔者在采访凌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用在广西著名散文家凌渡的身上最适合不过。凌渡的一生,尤其是文学创作之路,既丰富多彩又曲折艰辛,但他遭遇挫折和打击不气馁,面对苦难和非议依旧保持平和,而在获得的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也没有忘乎所以、沾沾自喜,他坚守着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贵心态,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辛勤地耕耘多年,用作品来说话,从而成为广西散文界的一代名家。凌渡先后出版散文集《故乡的坡歌》《南方的风》《听狐》《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凌渡卷》《萤火在山地里飞》《闲楼手记》和散文诗集《视线中彩蝶》等书作,以沉甸甸的作品敲开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大门。凌渡曾担任《广西文学》副主编、编审,广西散文创作与讨论会(现改名为广西散文学会)第二届会长和第三、第四届名誉会长。他的名字被收录进《壮族百科辞典》《八桂英才谱》《广西大百科全书·当代人物卷》《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新时期散文百家传略》《中国散文百家谭》等书中,堪称广西散文界乃至中国散文界不可忽视的一员猛将。 难忘的乡村生活 凌渡本名凌永庆,壮族,1936 年 2 月出生于广西扶绥县东门镇旧城村。他的故乡旧城村大有来头,曾是千年州府、县府所在地,不但是古代相当重要的政治、军事要地,而且由于交通十分便利,也是人口众多、商家云集、市集繁华之地。 在那个曾经做过千年州府、县府所在地的乡村里,凌渡度过了他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尚不知稼穑艰辛的他,常常和大人、兄弟姐妹们或者村上的顽童快乐地下到溪流、水塘里捉鱼虾、摸田螺,待田螺吐尽秽物后将螺肉做成美食享用;入夏农闲时节,要么津津有味地观看村人喧闹异常的斗鸡,要么脱光衣裤扑进清亮的小河里畅游;放牧之余,趁牛儿悠然吃草的间隙,他和小伙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起在田野里竞赛抓挂着黄绶带的蟋蟀、肥美的鹌鹑和鹧鸪,忘我地在草地上嬉戏、奔跑;最有趣的莫过于秋天,除了采摘成熟的野果,还可以三三两两地结伴到各家各户的屋檐下寻找野蜂巢,吮吸巢内甜美至极的蜜糖;偶与父母到田间地头劳作,他总被布谷鸟那清脆的呜叫声吸引,以致分心……总之,夕阳下那袅袅的炊烟、弯弯的小道、宽阔沃美的田园、清新的空气,以及辛勤劳作的乡邻们,都给了少不更事的他无穷的乐趣。 凌渡的学生时代是在战争中度过的。社会局势不稳定,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