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动机访谈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偏执性精神病动机访谈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偏执性精神病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MI)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94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对比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MI 认知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纳 IPROS、SANS、ADL 量表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 IPROS、SANS 总分与干预前和对比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 认知行为干预对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患者自理能力恢复,防止和恢复社会功能障碍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 动机访谈;认知行为干预;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常有始动性缺乏和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社会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缺损的社会功能[1]。近年来,动机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动机是个体改变行为的愿望,并非内在个性特征,个体的动机可以被影响,并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改变,动机访谈(MI)是在对动机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展出一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新方法,逐渐被护理人员认识并应用[2]。本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纳 MI 认知行为干预,以探讨其对患者的康复作用,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 20XX 年 2 月至 20XX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标准[3]:① 均符合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 年龄 18~60 岁,性别不限;③ 既往未接受过任何精神病药物治疗;④ 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酒精或物质滥用/依赖病史;⑤ 以阴性症状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为主,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48 分;⑥ 排除既往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病史、内分泌疾病、严重心脏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⑦ 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选择 8 个病室用于本实验,4 个病室为干预,4 个病室为对比,将达到入选条件的 94例患者依住院号随机分别进入干预组和对比组。入选干预组 46 例,其中男 28 例,女 18 例,年龄 22.4~56.21 岁,平均(35.9 士 11.2)岁;受教育年限 8~14 年,平均(8.3±3.7)年;入选对比组 48 例,其中男 30 例,女 18 例,年龄 23.1~54.3 岁,平均(36.7 士 10.1)岁;受教育年限 8~15 年,平均(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