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另一种盛开的芬芳另一种盛开的芬芳 我出生的那个村子像一只描花大碗,四周是茂密的森林,绿色的小河,各种颜色的山花和庄稼皴染着黑土地,鸟儿追着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我们的家就在碗底,矮草房像伏在草木和花朵丛中的小瓢虫,享受着清风和阳光。 在小瓢虫的心脏里,我慢慢长出七岁的翅膀,背着妈妈亲手缝的花布书包飞进了乡村小学,落在一张长着四条腿的,摆着数学和语文书的课桌前。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书”,之前,我以为书就是盛着我的那只大碗,把我装进心脏的小瓢虫,是我眼里的一切东西。我热爱森林、小河、花朵,热爱灰尘、空气、阳光,还有种着果树、蔬菜的小菜园,它们被我仔认真细地涂鸦在脑子里和心里。 上了两年学,我就能看懂小人书了,书中好玩儿的故事,让我废寝忘食;好看的插图,让我爱不释手。哥哥知道了我的爱好,就把他积攒的一箱子小人书送给我,有《官渡大捷》《小兵张嘎》等。家里的看完了,我就和同学换,拿一本新的换一摞旧的,或者拿一本谁也没有的独本换几本普通的,也有一本顶一本的。 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山河树木、花鸟日月和小人书的陪伴下度过的,只是那时还没有意识到,它们激发了我无数的灵感,是我文学的启蒙。到了学写作文时,印在我脑子里的“大碗”的图像,小人书的画面一一蹦出来,争先恐后地说:“写我吧!写我吧!”那些印象在我笔下用也用不完,小溪一样流淌着,汇成一首无声的乐曲。老师看了我写的作文,赞不绝口,还当成范文在课堂念给同学们听。同学们用艳羡的眼光看着我,我又欣喜,又害羞。 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我偶然在姨父的小柜里发现了古典名著,透过柜门的缝隙,那些线装书一下子把我的魂给勾去了。趁姨父不注意,我伸手拿出一本藏在怀里。这本“偷来”的书是《西游记》,吴承恩稀奇古怪的讲述吸引了我。没过几天,我就磕磕绊绊读完了《西游记》,然后去“偷”《封神演义》。差不多一年时间,我陆续啃完了四部古典名著,虽然半文半白的内容常常让我费解,真正理解消化的没多少,但集中阅读古典名著,使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奠定了我的文字基础。在学校里,我语文学得好是出了名的。在班里,上课老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问,每次都叫我;每次老师留的作业、作文,我总是第一个交,得分最高,评语最好。 村小时间结束了,我到五十里外的镇上读中学。镇商店有一个专门卖书的柜台,那儿成了我常去的地方,我省下家里给的伙食费,买了许多书,有著名小说《第二次握手》《红与黑》等等,我一连气儿地阅读。后来,金庸、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