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合影里的经济学合影里的经济学 “友情捐赠单位 30 万元,企业代表进贵宾室,与会领导接见并合影;捐赠单位 10 万元,企业代表进嘉宾室,参加集体会议合影;表彰费用 36800 元,申请入围‘20XX 全国企业党建文化先进试点单位’……” 这是 20XX 年 9-10 月间全国很多国企都收到过的一份通知,通知举办“20XX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高峰论坛”,各级“服务”都在里面明码标价,当然这些价格也都是可以商量的。 不久,论坛成功举办,多位离任领导干部出席,21 家企业被授予“全国企业党建文化试点先进单位”,有趣的是,最后这 21 家里不但有民营企业,甚至还有贵州六盘水市商务局,为了这个不是国企、甚至根本不是企业的政府机关,论坛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新的名头“全国机关党建文化试点先进单位”,仅此一家。 “你想要称号、照片,他想要会费、赞助费,领导过来当个背景挣个出场费,各取所需,没花老百姓的钱,这是多方共赢。”北京某会议公司的老板向记者讲述会场的合影经济学。 交钱,跟领导照相 “搞个名人大辞典,一年赚上几千万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8 月 21日下午,北京某会议公司老板宋兵(化名)回忆起十几年前会议经济的“最美好的时间”,依旧不胜唏嘘。 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本世纪初,会议经济“遍地黄金”,随便搞个名人大辞典,比砖头还厚,入选者交钱,每个人还会买个上百本回去送人,“那时候搞这个的都发财了,就雇些人坐在图书馆里就把几千万挣了。”宋兵说。 接下来的“蓝海”是发牌子,会议公司和一些部委下面的机构合作,“那时候是块牌子就能卖出去,对企业来说有牌子就行!”有一个机会曾经摆在宋兵面前,一块牌子卖 8 万元,某部科技进展促进中心收两万元,剩下都是公司的,但他担心其中合法性没有做,被别人拿去,“人家一卖就是 200 多块牌子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00 多万元啊!” 近些年大行其道的是合影经济——交钱,跟领导合影留念。 台影和奖项是备大峰会、论坛、颁奖礼吸引客户的两大要索,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等方式向目标客户推销,“您好,9 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将进行××峰会,将有×××出席……”这样的电话 8-9 月间很多公司一天能接到五六个。 今年 24 岁的李易 3 年前经朋友介绍进入会议产业,底薪不到 1000 元,主要靠提成,达到某个任务量提成最高可达 30%。他的工作跟着项目走,每天就是打电话,做什么会就销售什么会。去年他已经是一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