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品德教育,始于足下品德教育,始于足下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品德的培育只有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才能体现价值。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本文将通过论述如何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开展品德实践活动,以期更好地实现培育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目标。 关键词:实践活动;学校资源;家校联系;社会资源;品德教育 小学六年,是学生习惯养成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基础道德建设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道德教育载体的品德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品德课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那么怎样开展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呢? 一、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品德实践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另一个家,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实践基地。学生走入校园,参加的第一次开学典礼就是一堂生动的品德课。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在校园上空缓缓升起,学生就记住了这面象征着中国这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家庭的光荣旗帜。哥哥姐姐们在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教会他们要尊敬国旗。在入学教育阶段,一年级的小朋友通过参观校园,参加哥哥姐姐们的学习活动,发现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幼儿园的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朋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懂得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老师有礼貌,学习上下课起立,进校时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离校时说再见等校园礼仪。 在中高年级的品德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多地参加到学校活动当中来。《课程标准》在第九项中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教育,而学校食堂恰恰是最好的教育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也日渐淡薄。现在许多学生的零花钱每天多则数十元,少则几元。家长从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孩子喜爱什么就买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会让孩子长大后误以为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针对这些现象,结合品德教育,湖南省桃江县桃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