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债回购秘密国债回购秘密 作为货币市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国债回购市场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解不开的结。在 1996 年以前,中国的债券处于分散托管的状态,加之交易不法律规范,市场分割严重,风险管理措施不力,曾发生过数额高达上千亿元的国债回购债务链难以清偿的重要事件。1997 年 6 月,商业银行被要求退出交易所市场,并将其所持国债全部拿到新成立的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形成了现在所称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与此同时,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国债公司)成立。自那时起,交易所市场的规模突然缩减,且鲜有增量进入,除了少量的企业债之外,国债在几年的时间里,都不在这里发行上市。随着存量债券的逐渐到期兑付,债券只数和托管规模之少,已不能再称之为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进入萧条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999 年下半年才有所改变,当年,有两只国债在交易所市场发行,随后,每年都有数百亿的国债进入这个市场,数量最多的年份曾超过千亿,交易所债券市场由此重现生机。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结算公司)的数据表明,截至 20XX 年 6 月底,包括国债、企业债和可转债在内,交易所市场债券托管规模达到 4406.35 亿元,其中国债最多,为 3853.45 亿元,占比 87.5%。 债券托管规模大幅度增加了,再加上前几年的利率环境对债市有利,且股市二级市场低迷,一级新股申购资金也因市值配售政策的实施而受阻,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使债券交易量迅速增长。如上海证券交易所 20XX 年国债成交总额仅为 10728 亿元,到了 20XX 年便增加到 58482 亿元,增长 4 倍以上。从交易结构上看,20XX 年国债现货交易量为 5500 亿元,较 20XX 年的 1850 亿元增长了 197.3%,回购交易为 52982 亿元,比 20XX 年的 8878 亿元增长了496.8%,国债回购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比重,由 20XX 年的 82.8%增长到20XX 年的 90.6%。以上数据说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远远高于投资功能。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正当交易所债券市场鼓足劲头,准备蓬勃进展之际,20XX 年 5 月,曾被称为中国证券经纪业务榜样的富友证券,因挪用客户 39 亿元债券进行违规回购,被中信证券托管。“富友事件”大概是 1996 年之后有关国债违规回购的最重要的事件,并受到了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随后,中国证监会开始对国债回购进行摸底调查。这次摸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