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业化的思考 作为一种集约集成、绿色低碳、产业高效的新型建筑方式,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对推动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业化,通俗地讲,就是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房屋,包括楼梯、墙板、阳台、浴室等建筑部品构件均在工厂流水生产线上大规模生产,并在施工现场将这些建筑部品像“搭积木”一样拼装组建成整体住宅。建筑工业化是一种集约集成、绿色低碳、产业高效的新型建筑方式,相比传统建筑作业,可节能 70%、节水 80%、节材 20%、节地 20%,生产施工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能有效解决防水抗渗、隔音抗震等,具有质量可控、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等多项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潜力巨大,已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一大趋势。目前建筑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住房建筑工业化率都在 70%以上,瑞士 80%的住宅以工业化部件为基础,美国住宅构件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几乎达 100%。 今年 3 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要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目前,全国已有 9 个产业化试点城市、2 个产业化基地园区和 58 个基地企业。许多省区市都在争先抢占建筑工业化市场。如河北 2000年就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上海提出到 2016 年新出让地块装配式建筑将占到 50%以上。在城镇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下,建筑工业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建筑工业化应用在海南还是空白。推进建筑工业化,对推动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意义重大。 有利于加快我省建筑业、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属于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完全符合海南绿色发展要求。一方面,能不断提高住宅建造的集成化、装配化水平,促进建设领域技术进步,推动建筑业向品牌化、标准化、工厂化迈进,从而可以带动整个建筑业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一体化装修,发展成品住宅,可以有效带动海南房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在今年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罗保铭书记明确指出,要提高经营性地产比重,以成品住宅为主。而住宅内装设计的标准化正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建筑工业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 能有力拉动我省经济增长。建筑业是海南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2013 年我省建筑业增加值 320.18 亿元,占第二产业的36%,发展基础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