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例子 A、慢速归档时一条变量归档记录占用32 字节的空间,每个变量以2 分钟为归档周期,一周之内会产生5040 条记录,若有5000 个变量的归档,则单个数据片段的大小计算为: 32×5000×5040=806400000 byte ==> 约等于 800MB 考虑到留出 20%的余量,设定单个数据片段为1G 所有数据归档期限是两个月,因此所有段的尺寸为单个片段尺寸乘以单个片段的个数, 即:1GB×9=9GB B、快速归档时一条变量归档记录占用3 字节的空间,每个变量以2 秒钟为归档周期,一周之内会产生302400 条记录,若有50 个变量的归档,则单个数据片段的大小计算为: 3×50×302400=45360000 byte ==> 约等于 46MB 考虑到留出 20%的余量,设定单个数据片段为60MB 所有数据归档期限是两个月,因此所有段的尺寸为单个片段尺寸乘以单个片段的个数,即:60MB×9=540MB 片段大小再 taglogging里的快速归档变量和慢速归档变量里设置 Wincc变量记录及报警记录优化(图) 2010-04-12 18:01 Wincc变量归档(图) 最近在一个项目上,发现Wincc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界面的操作响应变慢了。Wincc运行Runtime时,发现进度在 55%等待时间很长,界面提示为:变量记录管理启动中。怀疑系统运行效率下降和 Wincc变量记录有关。 检查变量记录,文件大小为12~20G。咨询西门子工程师,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减小每一个变量归档的大小,减小最长变量归档。具体作法如下: 1.打开 Wincc变量记录设定: 2.右击快速归档,打开归档属性: 3.设定单个分段最大大小为:100~200M,单个分段包含的时间段为:1天。这两个参数,以最先达到的为有效; 4.设定所以分段最大尺寸为:10G,最长时间为3个月。这两个参数,以最先达到的为有效; 5.设定归档备份保存位置:选择“备份组态”选项卡,选择“激活备份”,设定目标路径。 5.这里需要注意,当达到记录文件达到10G,或者达到3个月,则Wincc开始了备份。例如达到了3个月,3个月后的第一天,系统将把3个月前的第一天的记录放置到备份数据路径下,并不再连接到数据库上。而新的数据将被保存在ArchiveManager文件夹下,并被连接到数据库上。 6.如果要查询3个月前的数据,则需要在Runtime运行的情况下,打开“变量记录”窗口-》“归档组态”-》右击“快速归档”。快捷菜单中,选择“连接归档”。从备份归档文件夹下,选择要连接的归档文件。 另外,对于报警记录无法自动连接归档的情况,也可以使用 6所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