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 本讲主要学习矿井通风;矿井瓦斯治理;矿井防灭火;综合防尘四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大家能初步了解掌握“一通三防”基本知识,达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确保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的目的。 一、 矿井通风 1、矿井通风的重要性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一通三防”中的“一通”就是指通风,“三防 ”是指防瓦斯、防尘、防自燃发火。国家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中的“以风定产”,就是以通风能力核定生产能力。只要有人正常作业的地方就必须保证有效通风。有效的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保证。 2、矿井空气 矿井空气是指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井巷,成份上和物理特性上可能产生不同程度变化的空气。 3、矿井通风的任务 一是供给井下各工作地点足够的新鲜空气;二是调节矿井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三是稀释、排出有毒、有害、有爆炸性的气体和粉尘,并使它们的浓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 4、井下空气的主要成分 矿井空气主要来自地面。地面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所占的百分比为:氧气 20.96% 氮气 79% 二氧化碳 0.04% 此外,还有少量的水蒸气、尘埃和稀有惰性气体等。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他能助燃和供人呼吸,氧气是维持井下人员呼吸不可缺少的气体。人在休息时所需氧气量平均为 0.25L/min,行走和工作时为 1~3 L/min。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20%。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比重和空气相似、化学性质稳定的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略带有酸臭味不助燃气体。比重比空气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 0.5%。 2 6、新鲜空气:地面空气通过井筒进入井下而不经过作业区,其成份变化一般不大(氧气浓度不低于 20%,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 0.5%、其他有害气体浓度低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称之为新鲜空气或进风流。 污染空气(回风流或乏风流):进风流经过作业区(如采掘工作面、硐室等),进如回风巷,空气中的成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氧气减少,有害气体和矿尘浓度增加,此种空气称为污染空气,也叫回风流或乏风流。 7、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气体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 0.0024 二氧化氮 0.00025 二氧化硫 0.0005 硫化氢 0.00066 氨气 0.004 8、防治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