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民生优抚对象三难成因调研思考民生优抚对象三难成因调研思考民生优抚对象三难成因调研思考一、优抚对象“三难”现状我县各类优抚对象14000 余人,绝大部分优抚对象在生活、治病、住房等方面的困难比较突出。经调查,目前全县优抚对象存在比较突出“三难”问题的人数6700 余人,占优抚对象总数的 48%。其中,日常生活困难的有2700 多人,占 19%;治病困难的有 3400 多人,占 24%;住房困难的有 600 多人,占 4%。优抚对象的贫困面和贫困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贫困状况,要求解决“三难”问题的理由和原因也大于其他苦难群众,其现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优抚工作的最大压力,也成为各级党委、 政府制定民生政策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二、优抚对象“三难”成因1、绝大部分优抚对象曾是祖国建设的栋梁,现正处于人生年老体弱多病等最困难的时期。全县现有 60 岁以上的优抚对象多达7400 多人,这一批对象从部队返乡后,他们政治思想觉悟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任劳任怨,曾经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不仅把青春和热血贡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而且为地方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他们都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家庭普遍存在自身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是生活还是治病、 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程度都非常大。如磨市镇玉宝村退伍军人曾祥奉,现年 67 岁,退伍时组织上曾有意安排该同志在公安部门工作,但当时家住的所在大队干部要他回大队工作,该同志还是以家乡建设为重,放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机会而回农村工作,历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等职 30 余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改变家乡面貌。但该同志现在年岁大了,体弱多病,工作期间也顾不上家庭建设,家庭至今非常贫困,生活、治病等方面的困难自身就无法解决了。2、部分优抚对象家庭子女能力差,无赡养能力。家住农村且年岁较大的优抚对象, 大部分家庭子女多但子女自身能力较差,其子女现正处在负担较重的时期,如负担孩子上学、照顾父母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生活等都有很大困难, 本身就需要政府给予照顾, 没有能力来赡养父母和解决父母生活、治病等方面的困难。因此,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在自身家庭就解决不了, 子女将其困难推向社会和政府的问题连续发生。如王家棚村六组在乡老复员军人邓守品,现年78 岁,养育了7 个儿女,现一人独自生活,患肠漏多年,长年累月挂个尿袋,每过两个月要到人民医院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