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设置幻灯片背景”是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24 课的内容。主要知识点是学会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美化幻灯片。教材对这三个知识点的讲解只是一带而过,尤其是背景美化幻灯片这块,书上只选择了让学生掌握使用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实际上这部分确深藏着不少知识点及活学活用方面的知识,若单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知识而教。容易背离教学原则,造成学生只会照本宣科,探索和创新能力将受到压抑,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关键是使学生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的三种方法,并且会根据需要有选择的使用。 ■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初步学会插入新幻灯片、文本框、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剪贴画等的操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我创设了一个参加羊羊派对的情境,设计了帮“懒羊羊”设置“通行证”背景和设计自己的杨村“通行证 ”环节。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美化幻灯片。 (2) 掌握使用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三种设置背景的方法,能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在任务的完成中,感受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 行为与创新 运用所学技能,为自己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羊村通行证。 ■ 课时安排 1 课时。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前我自己的操作实践,我发现书上教授的“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和 “使用配色方案设置幻灯片背景”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容易生成许多错误。如学生操作中不太注意“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和 “应用于所选幻灯片”区别,会直接点击模板或者配色方案,将所有的PPT 全设置成一种背景。所以,我认为观察“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和 “应用于所选幻灯片”区别也应作为一个重点,深化学生的理解。 综上观点,我对重点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1) 使用模板、配色方案、背景美化幻灯片的方法。 (2) 对比“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和 “应用于所选幻灯片”的区别。 教学难点:利用背景对话框美化幻灯片的方法。 ■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去尝试。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和启发点拨的作用。 ■ 课前准备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