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P21~P2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先安排了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的内容。“1 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 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教材首先通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接着通过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来感受1 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中还设计了多幅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 吨有多重。本节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 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 型:新授课(重量单位教学)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屏幕上都有什么?你能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吗?(出示课件) 师:这个苹果的质量我们用什么作单位(克)?这个大西瓜呢?克和千克我们都熟悉了,谁来说说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 1 千克=1000 克) 这头大象的质量用什么作单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 吨有多重呢? 揭示课题:对于质量家族中的成员,克和千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质量家族的一位新成员,它就是 “吨”。(板书: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