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VIP免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_第1页
1/12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_第2页
2/12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_第3页
3/12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 ,滋 养 并调 节 各组 织 器 官的活 动 。 8. 阴 阳 是对 自 然 界 相互 关联的某些 事 物 或现象 对 立 双 方属 性的概括,并含 有对 立 统 一的内涵 。阴 和阳 ,既 可 以代 表两种相互 对 立 的事 物 和势 力 ,又 可 以代 表和用 以分析同一事 物内部相互 对 立 的两个方面 。 9. 阴 阳 的对 立 制 约 : 正常 者如 “动 极 者镇 之以静 ,阴 亢 者胜 之以阳 ”、“阴 平 阳 秘 ,精 神 乃 治”。反常 者,则如 “阴 胜 则阳 病,阳 胜 则阴 病”、“阳 虚 则阴 盛 ”、“阴 虚 则阳 亢 ”等。 10. 阴 阳 的互 根互 用 : “阳 根于阴 ,阴 根于阳 ”、“阳 生 于阴 ,阴 生 于阳 ”、“孤 阴 不生 ,独 阳 不长 ”:“阴 者,藏精 而起 亟 也,阳 者,卫 外而为固 也”,“阴 在内,阳 之守 也,阳 在外,阴 之使 也”,“无 阴 则阳无 以生 ,无 阳 则阴 无 以化 ”,“阳 生 阴 长 ,阳 杀 阴 藏 ”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 阳 的转 化 : “重阴 必 阳 ,重阳 必 阴 ”、“寒 极 生 热 ,热 极 生 寒 ”、“寒 甚 则热 ,热 甚 则寒 ”。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