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 一、作者介绍费孝通是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作者介绍 费孝通是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从历史上看,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49 年以前,这个阶段他完成了许多社会学经典著作,称得上是辉煌的时期。《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是从 1949 年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是费孝通经历坎坷的一段时间。第三阶段是 1979 年的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重建中国社会学的一段时间。 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是费孝通研述一生的大课题。费孝通三访温州、三访民权、四访贵州、五上瑶山、六访河南、七访山东、八访甘肃、27 次回访家乡江村。他研究中国的穷人主要是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关心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创作背景 该书取自作者20 世纪40 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 篇文章。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正因是发布在报刊之上的文章,所以没有其他学术类文章的理论性那么强。围绕着“乡土社会”来讲述,作者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概念。虽然作者在前言中说到“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但是不可否认,作者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 ,在当今 仍 然充 满 活 力 、值 得 借 鉴 。 三 、内容介 绍 本 书分为 十四个 部 分,从 社会学的角 度 ,分多 个 方面来介 绍乡土社会。其中,新 颖 的理论与概念也 有很 多 ,我们 挑 出书中的几 个 重要部 分讲述这 本 书。 1、乡土本 色 本 书从 开头 就讲到: “从 基 层 上看 去 ,中国 社会是乡土性的。”这 句 话 包 含 着两 层 含 义 。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