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笔 记 《 乡 土 中 国 》 费 孝 通 著 , 人 民 出 版 社 , 2015.4( 2016.7 重 印 ) 一、序言 它 不 是 一 个 具 体 社 会 的 描 写 , 而 是 从 具 体 社 会 里 提 炼 出的 一 些 概 念 。 这 里 讲 的 乡 土 中 国 , 并 不 是 具 体 的 中 国 社 会 的素 描 , 而 是 包 含 在 具 体 的 中 国 基 层 传 统 社 会 里 的 一 种 特 具 的体 系 , 支 配 着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 方 面 。 二、乡土本色 1、从 基 层 上 看 去 , 中 国 社 会 是 乡土性的 。 土 的 本 意 是指 泥 土 , 直 接 靠 农 业 来 谋 生 的 人 是 黏 着 在 土 地 上 的 , 土 气 是因 为 不 流 动 而 发 生 的 。 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 1) 每 家 耕 地 面 积 小 , 小 农 经 营 需 要 住 在 一 起 ( 2) 水 利 合 作 的 需 要 ( 3) 保 卫 安 全 的 需 要 ( 4) 土 地 平 等 继 承 使 人 口 在 一 地 发 展 累 积 3、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 方 性 是 指 他 们活 动 范 围 有 地 域 上 的 限 制 , 在 区 域 间 接 触 少 , 生 活 隔 离 , 各自 保 持 着 孤 立 的 社 会 圈 子 。 ----产 生 “熟悉”的 社 会 , 没有陌生 人 的 社 会 。 在 一 个 熟悉的 社 会 中 , 我们 会 得到从 心所欲而 不 逾规矩的 自 由。 规矩是 “习”出 来 的 礼俗, 从 俗即是 从 心。 4、两种性质的社会: ( 1) 没 有 具 体 目 的 , 只 是 因 为 在 一 起 生 长 而 发 生 的 社 会 。----“有 机的 团结”或礼俗社 会 ( 2) 为 了要完成一 件任务而 结合的 社 会 。 ----“机械的 团结”或法理社 会 三、文字下乡---从空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 有 文字的 需要 1、“文盲”不等于“愚”, 乡下人只 是 对于城市生 活所需的 知识不及城里人, 这是 成长 生 活环境使然。 2、乡土社 会 是 一 种熟人社 会 , 或者说面对面社 群, 能够直接接触, 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气味等等来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 意义, 不一 定非要文字来传情达意, 因 此乡下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