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热传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传热传质学 课程代码:PO306 学分/学时:3 学分/51 学时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核工程与科学及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附表) 课程性质: 传热传质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机械、能源动力和相关专业的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传热传质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A5.2, A5.3,A5.4,B2,B3,B4,C1,C2,C4) 本课程由基本概念、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及应综合用五部分组成。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热量传递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实际传热过程的综合分析等方面树立正确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 一步 强 化实践 是检 验 理论的唯 一标准 的认 识观 。具 体来 说 : (1) 掌 握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 种 传热方式 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和相关能量守 恒 方程,并能用于 实际传热问 题 的分析。(B2、C1、C2) (2) 初 步 掌 握 数值 计 算 的基本分析过程、特点和实际应用能力以 及商 业数值 分析软 件 。(A5.2、B2) (3) 初 步 掌 握 采 用实验 手 段 解 决 实际传热问 题 的技能,直 观 地 认 识传热过程的特点、测 量传热参数的基本仪 器 。(A5.2、A5.3、A5.4、B4) (4) 能运 用常 用工质物性表、诺 谟 图 、以 及其 他 一些 相关图 表(如 角 系 数图 等)。(A5.2) (5) 初 步 具 有综合分析实际传热问 题 的能力、从实际问 题 抽象为理论,并 运 用理论分析解 决 实际问 题 能力。(B2、B3、C4) (6) 强 化理论来 源于 实践 ,实践 是检 验 理论的唯 一标准 的认 识观 。(A5.2,B4, C2) 二 、 课程教学内 容 及学时分配 (含 实践 、自学、作业、讨 论等的内 容 及要求 ) 2 1 、绪论(2 学时):(B4, C2) 本课程概论,并介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定义、基本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