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分数”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是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求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需要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开始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即“一半”的认识,引入到 21 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食物”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在逐步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产生分数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虽已出现在他们口头语言中,但他们不能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这些量。本课是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因此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活动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能用分数来表示一些生活现象,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并结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