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渡之战* :(北京大学 1 9 8 6 年中国史真题)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何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 9 9 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 0 0 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并大破袁军主力,官渡之战消灭了元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建安十三年(2 0 8 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欲统一全国。孙权派周瑜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周瑜用火攻,大致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占领荆州、益州,奠定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3 .夷陵之战:(2 0 0 8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三国初年蜀吴之问的一次战役。建安二十四年(2 1 9 年),孙权乘关羽集中兵力在襄樊一线进攻曹军之际,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回荆州。2 2 2 年,刘备企图重新夺回荆州,于是以替关羽报仇为名,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大败蜀军。此役将蜀的势力控制在长江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4 .九品中正制* :(华东师范大学 1 9 9 8 年中国通史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其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西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士家制:(北京大学 2 0 0 3 年中国通史真题)三国曹魏推行的军事政策。为保证有足够的兵源和防止士兵逃亡,规定士兵及其家属另立户籍,称为“士家”。士家集中居住在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社会地位很低。士家的子孙必须世世代代当兵,娶妻也必须是士家的女子。士家制度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 6 .平定南中:(北京大学 1 9 8 6 年中国史真题)二国初年蜀对后方南中叛乱的平定。夷陵之战后,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首先与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建兴三年(2 2 5 年),诸葛亮率军征伐南中,采取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孟获心悦诚服。南中的评定,促进了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7 .高平陵事变:司马懿消灭曹魏宗室势力的军事政变。魏明帝之后,世家大族 的代表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