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VIP免费

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_第1页
1/4
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_第2页
2/4
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党的**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的历史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确保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所在。舟山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双轮驱动”,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1.1%。但目前全市尚有62.47万人口在渔农村,占全市户籍人口的64.68%;尚有农村劳动力36.91万人,其中从事纯农、纯渔的农村劳动力12.23万人。因此,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渔农村,关键也在渔农村。针对舟山渔农村实际,近年来我市创造性地实施了“暖人心、促发展”工程,开展了渔农村新社区建设,全市渔农村出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村容村貌加快改变、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广大渔农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在促进渔农业发展、改变渔农村面貌、增进渔农民利益上下功夫,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转变渔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渔农民持续增收渔农业是基础产业,是广大渔农民就业的基本依托。渔农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二、三产业,是促进渔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发展海岛渔农业,关键在于转变渔农业发展方式。一是发展现代渔农产业,努力促进增效增收。要做优做强海洋渔业,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改造传统捕捞业,建成一支装备精良、素质优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海洋捕捞队伍;拓展远洋渔业,扶持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促进健康养殖业,着力发展生态、高效、精品养殖,逐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做优做精特色农业,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抓好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渔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海岛渔农业特色优势,走出一条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渔农业发第1页共4页展路子。加快培育现代渔农业的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渔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渔农户”组织形式,让渔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发展涉农二三产业,积极推进转移就业。要依托临港工业发展,积极促进渔农民转移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吸纳集聚作用,建设临港工业、港口物流生产服务基地和社区生活服务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放宽准入门槛,促进渔农民创业增收。加快发展休闲渔农业,拓展渔农民转移就业空间,进一步完善发展渔农家乐扶持政策,为渔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新的平台。鼓励规模企业扶持家庭工业,支持企业产品生产向渔农村转移渗透,加快培育一批家庭工业示范基地。全面落实城乡统筹就业的各项政策,大力培养渔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加强针对性、目标性的就业培训,重点抓好公益性岗位、劳务性岗位、技能性岗位的培训,提高渔农民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渔农村后备劳动力队伍。二、加快渔农村基础建设,切实改善渔农村面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渔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舟山本岛城乡及相连岛屿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辐射,着力改善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要明确新渔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立足实际、统筹兼顾,突出个性、注重特色。适应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保留渔农村的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既展现渔农村的山海田园风光,又彰显渔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按照“不以同一标准衡量、不以同一模式规范、不以同一进度要求”的原则,妥善处理阶段与目标、经济发展与村庄建设、富裕村与贫困村的关系。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积极推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排污、通信、流通等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重视抓好农田水利、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标准渔港、防洪工程、病险水第2页共4页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设施和海水淡化等工程建设,提高渔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加强乡村道路、渔农民安全饮水、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