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实务教程课后简答题 第一章:拍卖市场 一、简述我国拍卖业起步阶段的主要拍卖市场 我国拍卖业恢复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起步、发展为公物拍卖。9 2 年国务院4 8 号令《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下发后,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进入渠道。1 9 9 7 年1 月1 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首次明确公物范畴,规范公物处理程序、佣金标准、法律责任,拍卖成为公物处置的唯一形式,在沿海城市铺开,向中西部扩散,成为最主要的拍卖标的,拍卖行业由此起步。 二、我国早期拍卖行业的缺陷是什么 1 、标的主要涉及公物和涉案物品;①标的渠道单一;②运作缺乏技术;③关系态度决定一切。 2 、标的已经涉及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早期公物拍卖市场以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为主。 3 、依赖政策性拍卖而缺乏主动开拓市场能力;委托来源单一,海关、公安、工商为公物拍卖委托人,人民法院为司法强制拍卖委托人,拍卖行业处于被动,拍卖门槛较低;缺乏创造力。当委托人、委托要求发生变化,拍卖市场质变,市场枯竭,买家不能适应没有降价标的。 三、我国主要的拍卖市场有哪些?市场特点又是什么 组成:1 、国有资产拍卖市场;2 、破产企业财产拍卖市场;3 、金融资产拍卖市场;4 、房地产拍卖市场;5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市场;6 、机动车拍卖市场;7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8 、无形资产拍卖市场;(司法强制拍卖、公物拍卖、国有产权、股权、债权、二手物资、无形资产、慈善拍卖、农产品拍卖) 特点:1 、政策性拍卖占主导地位;2 、拍卖活动技术含量不高;3 、拍卖形式比较单一;4 新的市场拓展乏力;5 、行业较多的依赖政府和政策。 四、为什么说我国早期拍卖市场适合行业的实际情况 行业恢复最早是从旧货贸易的贸易信托系统开始,企业拍卖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当时市场已政策性拍卖为主,运作过程技术含量较少,拍卖企业数量不多,业务充裕,委托方具有强制权力要求各方予以配合。因此行业恢复之初政策性拍卖为主的市场正好与行业初起阶段的人员结构、行业规模合拍,适合行业的实际情况。 第二章:强制拍卖 一、强制拍卖有哪些特点 1 、国家强制性;2 、标的非自有性;3 、主体特定性;4 、目的利他性;5 、权利义务不对等性。 二、强制拍卖标的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 、标的应为被执行人所有或依法享有处分权的财产,不得为案外人的财产。但有两种法定情形可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