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VIP免费

《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_第1页
1/6
《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_第2页
2/6
《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_第3页
3/6
1 《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假期中,我读完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活》,颇有启发。罗素,是2 0 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书,思维敏锐,文风犀利,总而言之就是稳健而不激进、温和而不保守。难怪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罗素的教育学名著,书中浓缩了他的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并通过对现存的各种教育制度的评估,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改方案。其中大多数被现代教育理论认证是正确的。他还分别站在家长、教师、学生和社会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角度独特。思维具有维度感,论证方式多样,一句话总结:这是一本浓缩人类教育智慧的经典之作,可谓海内独步! 罗素在这本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结果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理想品性有四种表现方式: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活力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素质,它能使人快乐而明智,增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让人保持激情和向上的亢奋;勇敢是克服阻力,战胜困难,树立人的独立性,成就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敏感是人对外界的感知程度与明锐性的反应。理想品性的最后一项是智力,没有智力,社会就会退步,人类文明就会得不到延续,文明社会就会倒退到野蛮社会!智力能使好奇心得到充分发展,但好奇心同样可以转变为智慧。 2 要达到培养理想的人及理想的品格的教育结果,罗素在书中讲“只要我们在身体上、情感上和智力上适当的关心青少年,所有这些资质均可形成”我还认为罗素是智者,他巧妙地把爱心和科学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理性和品性之间是爱心和科学。他讲:“没有科学,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科学是破坏性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是爱与科学的结晶,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罗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通过对儿童的身体、感情和智力上的“恰当的处理”,可以使这些品质得到普遍的培养。但这种处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由教育”。 但现在的国内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绑架教育”充斥整个教育界!这里所谓的“强制教育”不是强制孩子去接受教育而是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只知道盲目的接受,而不知道创新,缺乏了师生交流的自由性。当教师为了学生的“前途”殚精竭虑,而学生却似乎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排斥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与美好生活》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