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课件VIP免费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1/15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2/15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3/15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疹、结核病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伤寒、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肝炎、霍乱学校多发的传染病•学生: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并及时报告;•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同时做好相应卫生工作;•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根据预案落实各项措施。及时报告落实措施督促检查缺课原因聚集病例学校传染病疫情应对的“三环节”疾病定义传染源传播途径隔离期限聚集疫情定义处理原则发热:腋窝体温(水银温度计测量)≥37.5℃可定为发热。咳嗽:指急性咳嗽,持续至少一天。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3次/日),性状改变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呕吐:胃内容物返流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皮疹:皮肤的异常状态,包括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症状监测的种类眼结膜充血:结膜表层血管的充盈扩张,可以呈弥散性充血,也可表现为局部充血,充血的颜色多鲜红,愈向穹隆区充血愈明显,向角膜缘部充血减轻。腮腺肿大: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的现象。症状监测的种类各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时间•流感: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且隔离时间不少于1周•普通感冒:烧退后2天•麻疹: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手足口病:直到退热,口足的溃疡及水泡结痂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水痘:自发病之日起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但不得少于14日。•结膜炎(红眼病):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1~2天)。•风疹:自出疹起计7天。•流行性腮腺炎:由呈肿胀起计9天。•病毒性肠炎: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晨检的注意事项:•1、每天早上9点40前各班必须把晨检表准时交到校医室进行统计上报。•2、如有身体不适的一定要及时上报给班主任老师,不能瞒报,因病缺勤的同学要主动向班主任汇报清楚病况,如有否发烧、体温及其他症状(咽痛、咳嗽、皮肤出疹等)。•3、病假一律凭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或病历复印件回校销假。如在当地卫生所就诊的所开具的证明一定要有公章。病愈后凭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及病历复印件交回到校医室存档,经校医检查,确定已达到隔离时限方可回课室上课。•4、如是传染病的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隔离时限复课,不能提前回校。配合班主任做好晨检工作,严防疫情爆发,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