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

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_第1页
1/7
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_第2页
2/7
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讨论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讨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论文以大同市博物馆恐龙展馆为原型开发了一款教育游戏,通过闯关的形式将恐龙科普知识融入其中,让参观者在实际参观博物馆的同时结合开发的此款小游戏,使得参观者加深对恐龙知识的了解并获得了认知的提升,增强了参观时的娱乐性。 关键词:博物馆;恐龙场馆;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XX)19-0025-04 作为一个服务社会的非盈利组织机构,博物馆以其特有的魅力,对社会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越来越突出。游客参观博物馆,既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同时也能拉近一同进行参观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博物馆中,体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被提出来。而博物馆中展馆的教育游戏也应运而生。 一、目前大同市博物馆的恐龙展馆游戏交互存在的问题 大同市博物馆恐龙展馆游戏交互设备的添置,为广阔儿童参观者提供了再次学习恐龙知识的机会,用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知识科普的目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交互设备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众多孩子的学习需求; (2)当多个孩子同时打开游戏设备,界面会出现覆盖现象,导致所有人都无法使用; (3)游戏形式较单一,只有恐龙骨骼拼图一种形式; (4)科普恐龙知识的形式单一,只有做完游戏之后恐龙知识介绍,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人群多为儿童,不喜爱读太多文字,而且他们的知识层面较低,认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识的字的较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科普恐龙知识的的目的,故而进行大同市博物馆的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活动的设计。 二、恐龙知识游戏的理论依据 1.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习者研习枯燥乏味的理论时,教授者只指导简单的提示和个别案例。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发觉问题、讨论问题、专研探究、收集数据、与人交谈等探究活动,能够培育讨论能力能够尤其主动培育索求精神与制造本领。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授者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方式,而是重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资源以及必要的短时指导,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习者自主探究。此理论需要学习者的研习在切实的环境中实施,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而非只关注学习结果。 3.多元智能理论 上个世纪 8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将人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恐龙展馆的科普学习游戏设计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