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钦州港生态承载力仿真预测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钦州港生态承载力仿真预测 冯琪 蒋惠园 谢云云 闫松银 【摘 要】 为改善钦州港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协调进展,分析钦州港生态承载状况及未来进展态势,运用系统动力学对钦州港生态承载力进行仿真讨论,测度其相关指标的承载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情景模拟,对比钦州港在不同进展模式下的生态承载状况。仿真结果表明:协调进展模式下的能源、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略高于资源环境保护模式下的数值,但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承载力指数达到最优,绿色 GDP 增速最快,未来进展态势相对最好。对钦州港的可持续进展提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钦州港;多情景分析 0 引 言 钦州港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出海口,其经济地位越来越显著,不仅是钦州市经济进展的龙头,也是实现该区域协调进展的关键。但随着钦州港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区规模逐渐扩张,钦州港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不利于港口的可持续进展。在此背景下,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多情景分析方法对钦州港生态承载力进行仿真讨论,通过模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精确预测港口未来进展态势。本讨论不仅拓展了生态承载力理论的讨论范畴,丰富了生态承载力理论体系,还可为钦州港可持续进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目前港口生态承载力的讨论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张凤娇[1]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人类支持能力等 3 个方面建立港口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系统动力学与状态空间法相结合构建复合评价模型,讨论某港区生态承载力进展趋势;郭子坚等[2]选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港口资源等多层面评价指标,从港口生态供需关系的角度引入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港口生态承载状况进行评价。综合来看,目前对港口生态承载力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定义和影响因素尚未达成定论,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讨论方法,且较多使用指标体系法等静态评价模型。本文采纳系统动力学模型测度钦州港生态承载状况,揭示海港生态系统过程机制及进展机理,体现港口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 钦州港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分析 1.1 确定指标 结合区域生态承载力概念与钦州港进展实际,界定钦州港生态承载力内涵,即钦州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