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

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_第1页
1/5
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_第2页
2/5
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对国外生涯辅导理论做了适当的梳理。对大学生生涯教育实践,我们亦做了积极的探究——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切入点,团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涯;生涯辅导;生涯教育;自我同一性 一、“生涯辅导”理论概述 生涯的英文为 career,字源来自罗马字 via carraria 及拉丁字 carrus。在希腊,career 这个字蕴涵疯狂竞赛的精神,后来引伸为道路,即人生的进展道路,又可指个人一生的进展过程,也指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与职位。 1908 年,“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在美国波士顿创办职业指导局是生涯辅导正式创立的标志。他认为,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涉及三个主要因素: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以及他们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匹配,这被称为“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威廉姆逊在帕森斯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展了特性因素理论,将职业指导分为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处理)、追踪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被称为“明尼苏达辅导学派”。1951 年,金斯伯格提出了职业进展的三个进展阶段:空想阶段、尝试阶段、现实阶段,认为职业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进展过程。1957 年,舒伯在《职业生涯心理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职业生涯”概念。他将“职业指导”定义为:“帮助个体进展且接受一个整合的、恰当的、关于其自身及其在工作环境中所担任角色的清楚画面的过程,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一过程,改变这一过程,以求达到对自身以及社会的满意”。他提出生涯进展五阶段模型理论:成长阶段(出生一14 岁),任务是:进展自我形象,进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探究阶段(15-24 岁),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个阶段共有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17 岁);二是过度期(18-21 岁);三是试验并稍做承诺期(22-24 岁);确立阶段(25-44 岁),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维持阶段(45-65 岁),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衰退阶段(65 岁以后),这一阶段往往注重进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1980 年,舒伯又提出了一个更为宽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职业生涯进展观——除了原有的五阶段进展理论外,还加入了角色理论,并根据职业生涯进展阶段与角色彼此之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职业生涯进展的综合图形——“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学生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