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何鉴赏古典诗歌的风格如何鉴赏古典诗歌的风格 初中学生,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吟咏品位诗词的同时,他们有时会对诗词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直观的感觉,那就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其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近年来,从高考到中考的试卷命题实践来看,诗词的鉴赏是历年必考内容,而对诗歌语言的赏析,又不可绕开对诗词语言风格的领悟与掌握。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共同鉴赏诗词语言美的时候往往对诗词语言风格一语带过,不作深究。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记得关于诗歌风格的一些空洞词语,而每当自己独立鉴赏诗歌时,却无法将自己所学准确地运用于自己的表述中。所以,我在平常的诗词教学中,加强了关于诗歌风格的教学。 关于作品的风格,这是前人对作品在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过程中为了适应某种特定的题旨、情境、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格调及风貌。前人对作品风格多有总结;如刚健、柔婉、简约、繁丰、平淡、绚烂、明快、含蓄、庄重、幽默、工丽、直率、雄奇、清新、奔放、悲慨、洗练、沉郁、空灵、风趣等等,这些词多属形容词的范畴,一旦用它们去评定作品的风格,则显得抽象,所以我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鉴赏语言,评判风格时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扣字词,对比分析 在教学中,把不同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是一种良好的方法,我在教授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诗时,注意把它与杜甫的《登高》作比较,从分析“连”与“入”两字相携,作者织出了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字把人进一步推动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玉壶冰心的绝妙比方,做着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这样的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又意蕴无穷,这就是洗练的风格。而杜甫在《登高》中所用“风急天高”、“无边落木”、“悲秋”、“多病”、“繁霜鬓”、“潦倒”等词。作者以形象的声色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描写,概括了登高远眺中的长江两岸,诗人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宽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再配之以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这种风格即是沉郁风格的代表。正如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所说:“沉郁这种风格需要有深厚的内容,激越的感情。内容不深厚,就浅露,感情不激越,就和缓,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