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公元年,西汉宗室称帝,定都,史称。就是光武帝。2.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的负担,减轻;合并,裁减,加强对官吏的,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内迁,缓和。3.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史称“”。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25刘秀洛阳东汉刘秀农民刑罚郡县官员监督北方少数民族民族矛盾恢复和发展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东汉三、黄巾起义5.原因(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2)频繁发生。6.起义爆发(1)时间:年。(2)领导者:。(3)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7.结果:黄巾军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8.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腐败流离失所自然灾害184张角农民大起义东汉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A.秦朝B.西汉C.新朝D.东汉2.西汉王朝在历史上长达210年,其灭亡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9年C.公元9年D.公元25年3.东汉的建立者是()A.刘秀B.刘彻C.刘邦D.刘备4.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BCAA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突出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6.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不包括()A.导致政治腐败B.经济得到发展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D.引发人民的反抗情绪7.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的是()A.王莽B.庄子C.张角D.陈胜、吴广DB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表明了一个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朝代?(2)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危害?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东汉。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9.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10.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11.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CBA12.关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3.下面关于黄巾军起义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有()①统治者“改制”失败②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③王莽夺权引发社会动荡④自然灾害频发A.②④B.①②C.②③D.③④CA14.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哪朝的建立者,请写出朝代名称,当时出现了什么景象?(2)为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你分条列举出来。东汉;光武中兴。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可轻。材料二《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动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功”。(1)材料一是当时的一首民歌,试想一下,这首民歌反映出当时民间什么样的情绪?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黑暗统治,渴望反抗的情绪。(2)材料二讲述了黄巾军起义得到了天下人的响应,这场起义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3)黄巾军起义的结果如何?这次起义有何影响?性质: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原因: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失败。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