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应用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应用分析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融为一体的,语言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素材;传统文化;应用分析 【 中 图 分 类 号 】 G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 文 章 编 号 】 1008-1216(20XX)05B-0077-02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出现的类型分析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分为思想观念类、语言文字类、艺术类、教育教化类、科学技术类、生活习俗类和历史事件类等。思想观念类文章包括对传统道德理论、治国之策、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介绍;语言文字类包括经书著作、先秦散文、汉赋、史书、诗词、杂剧、小说、寓言等;艺术类包括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陶瓷和青铜等;教育教化类包括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机构等;科学技术类包括医药、工艺、天文、数学、地理和发明;生活习俗类包括古代的衣、食、住、行等。以上传统文化的内容分布在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供学生们学习。 二、各年级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类选文的编排 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小学 1~2 年级属于教育的启蒙阶段,以字词和拼音的学习为主;3~4 年级主要是能够阅读课文和读懂课文;5~6 年级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阶段。因此,传统文化内容在教材中安排也遵循从简到繁、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一年级上半学期以汉语拼音的学习为重点 ,通过儿歌、寓言和童话融入拼音,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的能力。一年级下半学期以识字为学习重点,形成专题形式的学习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可分为汉语拼音、识字以及短文三部分,整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材内容的 90%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知识,特别是汉字结构的讲解完全是在讲授中国汉字构成的文化渊源。综合小学语文教材可知,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最大,几乎全面覆盖,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减少,这与教材设置的教学内容有关,低年级主要学习语文的基础性知识,高年级开展拓展性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每个教学单元均有涉及,有助于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