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幼儿教育本应将重点放在幼儿能力的激发方面,但就目前幼儿教育模式与方向来看,“小学化”趋势上涨明显,让幼儿承受了超越年龄段应接受的知识,不利于幼儿健康欢乐的成长。本文基于幼儿教育的特点,分析了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旨在帮助扶正幼儿教育方向,让幼儿欢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优化策略 一、幼儿教育倾向小学化的表现 (一)不重视德育教育 幼儿由于自身能力限制,对未知事物的理解通常只停留在表象阶段,对复杂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沾染。幼儿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对幼儿的教育应广泛进行,从启蒙知识着手,为幼儿提供语言、健康、行为、科学、智力等方面的培育。但目前幼儿教育都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呈现出片面化倾向。更有甚者,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将小学低年级课本作为教材让幼儿学习,这无疑会为幼儿增添压力。在过分重视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教育机构将德育教育以及动手能力教育放在了非重点方面,但这两者的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初期这类教育的缺失容易让幼儿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受到不良风气影响。 (二)教育内容小学化 对幼儿的教育理应将重点放在动手能力培育以及对事物的正确推断方面,但目前教育已经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内容放到幼儿教育中,例如拼音的学习以及算术加减法等内容。 一些所谓的高级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双语幼儿园打着将孩子培育得更好的旗号,将小学学习内容提前放到幼儿阶段。例如,语文方面需要幼儿掌握拼音的写法以及用法,对声母及韵母有效掌握,会书写简单的汉字并以日记形式培育组词造句能力;数学方面要会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背会九九乘法表;英语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方面需要掌握 26 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写法并能够进行像“你今年多少岁”、“你叫什么名字”之类的简单会话。对于幼儿而言,这类知识的学习无疑是巨大压力,在这种环境下,身心是不能够在健康欢乐的状态下进展的。 (三)轻视自主学习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最快捷的时期,通过主动动手、动脑,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够快速形成具象化印象。幼儿本身是活泼好动的,但小学化倾向让幼儿教育课程偏向于小学教学授课方式,即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模式。在教育方式上,也开始趋向于背诵、默写、听写等形式,让幼儿过早承受课堂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