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庄子美丑观与雨果美丑观对比分析庄子美丑观与雨果美丑观对比分析 徐悦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速度加快,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民众浮躁心态普遍存在,消极情绪影响了人们的心理,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最近一年来,有关人类行为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的报导也层出不穷,例如人为导致的山火、山洪、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蝗虫肆虐等新闻,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从哲学及审美层面出发来进行现代教育。庄子作为中国两千年前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美学家,他的美学观点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引导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雨果是法国甚至是世界文学领域和美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充满了法国浪漫主义色彩和人道精神,其审美观点仍旧对现代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庄子美丑观;雨果美丑观;对比分析;现实意义 一、庄子美丑观和雨果美丑观对比异同 庄子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重要的开端之一,雨果在西方美学史上也是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运用美丑对比手法突破了审美领域的传统观念。二者的美学观点在中西美学领域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两种美学观点可以说是中外审美和审丑文化的代表,是中外美学思想进展的基石。 (一)相同之处:从本质出发、追求平等 庄子将哲学思想和审美思想结合起来,其“真我”思想,就是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人的本性。例如《齐物论》中就包含了庄子的诸多哲学思想。庄子反对美是主观推断,主张“离却万有的别相,即能得其共相的朴素美”,就人的本质而言,就是基于生存论内容的先天性自然生命之美。在对于人的美丑上,庄子和雨果都从人的本质出发。热烈歌颂外在美和内在美结合而成的美的形象,都把最大的热情给予了社会最底层的貌丑形残者,追求人性的真正平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小说人物恰到好处的刻画,使人物中人性的美丑有了更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鲜亮的对比,才使人性的本质被揭露得更彻底。 (二)差异之处 1.庄子——本质的美丑相对性与“丑”的人生智慧 庄子认为,“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最高绝对的美,现象的“美”是与“丑”相对的,本质上没有区别。事实上,这种观点进一步继承和进展了老子关于美、丑相对性思想,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老子认为的善(美)与恶(丑)是对立存在的观点。(1) 《庄子》(秋水篇)中讲述了主人公看到百川的壮美,便觉得这就是全天下最美的景物,直到到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