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转本语文基础知识( 南大专转本资料 ) 150 分 2 小时—— 语言基础 15 分、现代文阅读 10 分、 文言文阅读 10 分、诗歌鉴赏 15 分;应用文 30 分、材料作文 70 分。客观选择 25 分、主观表述 125 分。2001-2010:省控线 227-233 230分—— 100-110 分第一讲 语言文化基础 15 分单复句、成语、病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对作家、作品、评价、人物、主题两大块:中国古代、现当代;欧美中国古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先秦包含了春秋战国时代。《诗经》,305 篇,现实主义 -- 《己亥杂诗》,305 篇,浪漫主义音乐性质:风:民间地方;雅:官方正统;颂:宗教祭祀表现手法:赋、比、 兴(欲言此物,先言他物)风雅颂赋比兴——诗六义儒家核心思想——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司马光效仿《左传》(编年体、以年代为依据)的写法,创作了《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史书体例孔子、孟子—儒家学派,积极、入世老子、庄子 — 道家学派,消极、出世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吾生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已。婚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国文化的二元思维:儒道合一判别原则:诸子散文:《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韩非子》 —看属于哪个流派 (子);说理,表达观点、阐明道理历史散文:《左传》《春秋》《国语》《战国策》——叙事、记录言行事件特例:《吕氏春秋》,吕不韦,杂家,诸子散文。1《论语》 2《荀子》 3《战国策》 4《韩非子》《诗经》,现实主义的源头,春秋时代《离骚》,浪漫主义的源头,战国时代《左传》——春秋《战国策》——战国罹,遭遇;骚,忧愁“风骚并举”两汉魏晋南北朝《过秦论》(政论文)《吊屈原赋》 是贾谊的汉赋作品。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东都赋》《西都赋》、张衡《东京赋》《西京赋》 —— 汉大赋 的代表作。“京都大赋”,开封、洛阳。二十四史前四史: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上邪》:怨妇诗;“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代乐府:与《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一致;又为唐代新乐府运动做了铺垫。《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代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三者都是现实主义传统曹操: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开创人;建安风骨:慷慨悲凉。人物形象 :历史形象(正史)、民间形象(传说) 、艺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