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与应用目的要求 :1.掌握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2 . 了 解 超 声 影 像 技 术 的 发 展 动 态 及 其 在 医 学 影 像 技 术 中 的 地 位 。(教材: 《医学影像学》第六版13-17页)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包括超声显像、 普通 X 线诊断、X 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超声诊断 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 结合,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 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人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 早期诊断。目前超声诊断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决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1. 基本概念:1 . 1超声n: 超 声 (ultrasound) 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 0 0 0 0 次 (单位是赫兹, Herze 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Q 超声为首选的疾病:前列腺增生 (BPH) 、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胆系疾病、胰腺癌 肾肿瘤、膀胱肿瘤1.2超声成像n: 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 USG) 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1.3 声源:声源 (acoustic source) 是能发声的物体。振动是产生声波的根源。在超声成像中,探头晶片振动即产生超声波,所以探头晶片就是声源。1.4声场:超声振动波及的范围。1.5介质:气体(空气),或液体,或固体,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物称为介质。 1.6均匀介质:声场内介质声阻抗一致。1.7非均匀介质:声场内介质声阻抗不相等。1.8界面:两种不同声阻抗物体的接触面。1.9界面反射:超声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即通过界面时, 就有反射。1.10大界面: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束直径。(入射超声遇到大界面时,呈镜面反射模式)。 1.11小界面:界面尺寸小于超声束直径。 (入射超声遇到小界面时,呈散射模式)。2. 超声的物理特性:2.1超声波的物理量:2.1.1超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填空)超声和一切声波一样,具有频率 (f)、声 速 (c) 、 和波长(λ)三个物理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c=f·λ。① 频率(f ):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 一般以每秒振动次数表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