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前的探索1949年-1978年学习目标1.了解1949-1978年间的基本史实,构建起知识框架。2.学会利用掌握的知识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学会用历史的学科方法对历史观点进行合理解释。1949-1978年一、1949-1956过渡时期历史大事记:1.1949新中国成立2.巩固政权的措施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5.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6.过渡时期总路线2.巩固政权的措施(1)土地改革(2)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棉之战(3)抗美援朝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外交方针(2)外交成就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4.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政协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三大改造1953-1956(2)内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3)意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6.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的含义(2)总路线:一化三改(3)一化三改的关系(4)时间:1953-1956典型例题:[典例1](2018·全国Ⅰ,31)右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根据本课内容,根据本课内容,运用运用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历史意义。二、1956-1978曲折探索时期历史大事记:1.1956年中共八大。2.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3.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5.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调整方针。6.1962-1965年国民经济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7.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经济倒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建设新局面出现。以上事件蕴含着经济建设的诸多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史论结合。(12分)二、1956-1978曲折探索时期以上事件蕴含着经济建设的诸多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史论结合。(12分)论题一: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不可冒进。论题二:国家政策会影响经济发展状况。论题三:生产关系的变革要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情况。二、1956-1978曲折探索时期成就:新教材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