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一、选择题:共60 分。每题 1 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④去雄后自然受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是( )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又容易区分的性状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3.如图能正确表示遗传因子分离定律实质的一项是( c ) 4.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难以独立确定 D .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体5.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6.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7.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发现在每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假说能解释F1 自交产生 3∶1 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D.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8.某兴趣小组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子一代 (F 1)都是高茎 ( 实验 1) 。用 F1进行实验 2,发现子二代 (F 2) 中,高茎约为矮茎的3 倍。实验 2 采用的方法是 ( ) A.正交实验 B .反交实验 C.自交实验 D .测交实验9.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 ) A.9∶3∶3∶ 1 B .3∶3∶1∶1 C.1∶2∶1 D.3∶1 10.将豌豆某一性状的显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