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第 1 页教案序号周次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变动课题第二节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材分析“河西走廊”是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编排的一节教学内容,是一块省内区域,这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河西走廊从古至今重要的地理位置,了解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的发展概况,认识保护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悟本区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优势和环境问题, 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对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特点的关系。3.举例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4.根据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河西走廊的地形图和景观图,使学生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认识河西走廊的地形特点,强化读图能力。2.通过阅读资料和相关图片,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响。3.学会从一个地区图表的各种地理信息中,分析归纳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差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一般方法。4、通过补充资料,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2.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解决方法采用创设情境法,同时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归纳、 总结、比较、互助学习。教学难点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突破方法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师生互动解决,综合对比,综合联系,小组互助学习。地理 (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第 2 页学生知识与能力储备河西走廊的名称,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河西走廊具体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问题等知识,学生了解的并不多。但因为这是区域地理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