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油层保护研究成果

油层保护研究成果_第1页
1/11
油层保护研究成果_第2页
2/11
油层保护研究成果_第3页
3/11
油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成果一、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措施入井液对油层的伤害已为人们所共知。由于人力、 物力等方面的限制, 入井液的改进工作主要集中在渤南油田。渤南油田属高温、 低渗透油藏, 其油层保护工作更为重要。(一)、入井液损害机理研究通过室内实验,渤南油田入井液对油层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固体颗粒损害、结垢和毛管阻力的损害。 其中,最主要的损害因素是固体颗粒和结垢堵塞。固体颗粒损害是入井液中的悬浮固体如粘土、细菌、腐蚀产物的微粒堵塞地层孔隙,可称为表皮堵塞。污水粒径中值10.02um,卤水粒径中值 27.29um。这些微粒堵塞地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其渗透率伤害程度50%以上。试验结果见表1。表 1 污水、卤水岩心伤害试验结果岩心号试验温度℃K 0 10-3μ m2K1 10-3μ m2D % 备注义 37-34-1 20 14.51 5.01 65.5 未滤卤水义 37-34-2 20 18.25 13.51 25.9 精滤卤水义 37-34-3 20 16.08 7.54 55.3 未滤污水义 37-34-4 20 16.87 16.08 4.68 精滤污水结垢是地层温度高引起的。渤南油田温度高达120 度,破坏了入井液中各项离子的化学平衡,生成碳酸钙、镁的沉淀,从而堵塞了地层孔隙,可称为深部堵塞。室内实验表明, 80℃条件下,卤水与地层水: 1:1 结垢总量为 1656.9mg/L,污水与地层水: 1:1 垢总量为 189.0mg/L。120℃(地层温度)产生了更为严重的结垢现象。(二)、油层保护措施根据上述损害机理,油层保护措施从两个方面实施: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和对入井液进行改进。所谓屏蔽暂堵技术,就是在作业时,先挤入一种材料。这种材料附在地层表面或轻微进入地层,在地层周围形成一个渗透率为零的薄层。这样,就有效地阻止了不合格入井液的污染。正常生产时,化学剂排出,地层恢复渗透率。入井液的改进, 则是开发一种适合渤南油田的添加剂。该剂在高温下起作用,具有防垢、抗乳化、降低表面张力等多种功能。(1).高温屏蔽暂堵技术的研究暂堵剂的耐温实验共进行了8 种材料的实验,通过实验选择出了较为理想的三种材料,有两种耐温可达120 度,一种可达 140度。在耐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暂堵剂油溶性实验。实验温度70-80 度。暂堵剂颗粒经过研磨后称取一定量,放入一定体积的煤油中, 两种基本溶解, 一种溶解率 96.9%。为检验高温屏蔽暂堵剂的暂堵效果及解堵效果,我们进行了室内岩心流动试验。试验采用渤南天然岩心,渗透率测定流体为煤油,温度90℃,驱替暂堵剂压差 0.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油层保护研究成果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