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情系幼苗,爱注大同情系幼苗,爱注大同 和忠民先生书信往来已有十余载,期间互寄的信件实在不少;互赠彼此的作品也颇多。从他的《幼儿的心理世界》《幼儿教育艺术》到《幼儿教育辞典》,我深感忠民先生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不少卓見,其中卷帙浩繁的《幼儿教育辞典》构架雄伟,体系完整,对中国学前教育界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贡献巨大,是指导性很强的文献性工具书。近日,又怀着欣喜之情,览读了他的《儿童教育哲思哲语》这部丛书式的大著。 我个人认为,在大陆,不少 60 后出生的学前教育理论讨论家(或称学院派),其著书立说或文笔生涩,或条理紊乱,可读性不强;而一些活跃在当今各路媒体上所谓的“儿童教育家”,写作手法的确是很灵活,少八股之风,演讲稿几经磨练,也的确很生动,但缺乏理论学养,更谈不上系统。而忠民先生恰恰避开了这两者之不足。他既是一位散文作家,文笔优美,又有很好的学前教育理论功底,学养深厚。例如,在《儿童教育哲思哲语》中,他既没有用艰涩之语讲经述典、大谈理论,也没有用浅俗之语哗众取宠,而是用清新隽永的文笔。真挚细腻的情感,或谆谆告诫,或循循善诱,把读者带进一个与孩子同忧同乐、同思同创、同尝同享、同爱同难的世界,我把它称之为“大同”世界。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得到天堂。”忠民先生的《儿童教育哲思哲语》,包括《小花雏菊》《小荷莹露》《小溪青螺》《小虫呢语》《小茵春畦》五册全书,书名本身就是一个个小精灵的天堂,在这个天堂里小花粲然绽放,小荷羞涩含露,青螺憨卧溪底,小虫喃喃自语,小茵翠绿欲滴,形形色色,浑然一体。这个天堂实际上也是孩子“天堂”的真实写照。而在正文中,忠民先生反复强调孩子“眼里的这个天堂”,一再提示读者,不要无视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或乱七八糟的线条与无规则的图形;不要埋怨地上那些被拆得七零八落的玩具;不要讽刺挖苦那些寻根刨底的追问;不要呵斥那些无忌的童言。因为“孩子是折翼的天使降落人问,父母应该是这个天使的守护神,为这小天使制造人间的小天堂”。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我反复琢磨,若要从理论上挖掘和总结的话,在《儿童教育哲思哲语》凝练的、格言式的文字中,确实闪耀着很多新颖的儿童教育理念。例如,文中谈到的“生态式”的放养教育,它是一种鼓舞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奇异的大自然中学会探究、发现、甚至生存的新颖的教育理念。顾名思义,“生态式”的放养教育,不仅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