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摘要】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XX 年 1 月-20XX 年 1 月收治的 128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总结其临床治疗的的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低流量吸氧和对症治疗原发病等治疗,128 例中显效 64 例,有效 58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为 93.8%,其中死亡 5 例,占 3.9%,死亡原因为泵衰竭 3 例(60% ),猝死 1 例(20%),心律失常 1 例(20% );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经系统和合理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病死率,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止心室扩大的进展,改善预后。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为慢性心衰,是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病导致的心肌收缩力损伤引起的心脏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该病的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的深化讨论和重新认识,其治疗措施也在不断改进。本文旨在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1 治疗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讨论对象为我院 20XX 年 1 月-20XX 年 1 月收治的 128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中男 78 例,女 50 例,年龄 56-89 岁,平均年龄58.9 岁,病程平均 5 年,心功能Ⅱ级者 24 例、Ⅲ级 65 例、Ⅳ级 39 例;其中高血压 44 例,冠心病 37 例,扩张型心肌病 23 例,肺心病 22 例,风湿性心脏病 2例。 患者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根据病史、体格检查、X 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窦性心动过缓、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控制体力活动,低流量吸氧,调畅情志,避开精神刺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保持二便通通畅,限盐,限水,积极控制合并疾病,包括调整血糖和血压,控制感染和纠正心律失常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重点在于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同时对发病诱因以及可能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速尿,洋地黄类制剂如地高辛首负荷量,后改维持量,ACEI 如卡托普利,β 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在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予以西地兰、速尿治疗。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心电图及电解质。 1.2.2 观察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