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语故事主人公的反转人生成语故事主人公的反转人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孔融让过梨,司马光砸过缸,祖逖曾经闻鸡起舞……历史上拥有专属成语的名人不少,我们因为成语故事而熟悉并牢记他们的名字。可是,你知道吗,这些成语典故的“主角”往往都留下了让人意料不到的结局。 悬梁刺股 “悬梁”是指东汉的孙敬,为了在三更半夜看书时不打盹儿,就用一根绳子一头绑着自己的头发,一头系在房梁上,只要一低头,头皮就会疼,人也就会清醒过来。 “刺股”是指战国时的苏秦,也是为了三更半夜看书时不打盹儿。只要犯困,就用锥子扎一下大腿,通过痛苦让自己大脑清醒。 悬梁刺股要表达的,正是这种废寝忘食刻苦学习的精神。 后续 孙敬最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走了学者的路线。苏秦的人生则要精彩得多 。学成后的苏秦开始游历各国,多年后身佩六国相印,积极组织六国合纵抗秦。最后,被齐国的政敌派刺客刺杀了。但他在临死前,以自己的肉身作赌注,让齐王将自己五马分尸,并昭告天下自己是燕国的间谍,以悬赏的名义引诱凶手出来。计划最终被齐王完美施行,这可谓是一个谍中谍的故事。 闻鸡起舞 晋朝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理想,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闻鸡起舞,也因此常被用来激励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或抓紧时间不懈努力。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后续 西晋灭亡后,祖逖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却因战功显赫,遭到朝廷的忌惮,还派戴渊相牽制。最后,祖逖困于东晋朝廷的明争暗斗,忧愤而死,北伐大业也功败垂成。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兵攻打赵国,赵都邯郸被围,情况十分危险,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选同行之人时,平常没有任何表现的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到了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失败,毛遂就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 后人用“毛遂自荐”比方自告奋勇,自我推举去做某项工作。 后续 此事之后,毛遂便得到了平原君的优待。第二年,燕国进犯赵国,平原君便自然而然地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 孔融让梨 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道德教育故事。当时年仅四岁的孔融,便已懂得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