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应用脉络理论防治血管病变成果丰硕|万物理论百科我国应用脉络理论防治血管病变成果丰硕|万物理论百科 记者在 6 月 18 日郑州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获悉,经过众多科研院所 5 年合力攻关,国家 973 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讨论”取得重要进展,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该项讨论提出中医经脉包括经络与脉络,脉络学说与经络学说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经脉理论;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总结出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特点与用药规律,广泛基础与临床讨论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的相关性,并通过循证医学评价证实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无复流、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显著疗效,首次形成了对血管病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重大疾病防治具有指导价值的系统理论――脉络学说。 基础讨论取得突破 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经脉”与“经络”概念的混淆,致使数千年来关于血脉及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讨论,更未形成系统的脉络学说。吴以岭院士和他带领的 973 讨论团队系统整理历代文献有关脉络理论的论述与治疗方药,基于他创立的络病理论讨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提出广义的络脉分为经络和脉络,脉络既是经脉系统中以运行血液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又是维持血液运行的心(肺)-血-脉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属于独立的形体器官,其功能为运行血液至全身发挥营养代谢作用。“脉络”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成为中西医结合讨论血管病变的结合点。 吴以岭院士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膜、卫气与血管外膜相关性,阐明了“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用药规律,形成代表性药物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心络胶囊的组方特色。通过实验讨论揭示了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可以引起并加重血管病变,为血管病变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依据。张运院士主持的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讨论在国际医学界引起关注,该论文发表于《美国生理杂志心脏循环生理》,其配发的编辑部评论文章――“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医学的挑战”指出,“本讨论为未来可能进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临床讨论疗效确切 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是国际心血管疾病的难题,这是指急性心梗经过溶栓、放支架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