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房子的故事:沂蒙深处有人家房子的故事:沂蒙深处有人家 吴永强 沂南县孙祖镇代庄村 一张全家福上的两个新娘 53 岁的赵书英骑上电动车,3 分钟可到一里外的鞋厂。依托临沂巧铧鞋业设立的扶贫产业车间,吸纳了许多劳动力就业。假如多骑几分钟,可到几里外的娘家。前段时间,94 岁的老娘突然卧床,她每天奔波在家、鞋厂、娘家之间,后来干脆请了 20 天假,去陪老娘。 回到家,迎接她的是庭院里的鲜花,桂花、茉莉、芦荟,一盆盆有序摆放 ,芳香四溢。一百多平的宽敞新房,容纳了她对生活新的向往。客厅的显要位置,摆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上出现了两个“新娘”。 回顾往事,三个年份改变了赵书英的生活。 1992 年,一个叫尚彦文的青年走进了她的生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只说:“出去玩,在街上认识,就在一起了。”青春时代的美好回忆被一语带过,恋爱、结婚,她走进了尚彦文家。没有盖新房,山沟里的老房子又黑又小。公公去世早,丈夫是小儿子,他们和婆婆住在一起。 忆及往事,赵书英嘿嘿笑,说自己那时候傻,“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不管男方家里什么条件,一股脑儿嫁过来。“小黑房”虽破旧,却也承载了他们朴素温馨的生活,一女一儿相继出生,夫妻和睦,婆媳关系也好。 直到 20XX 年,生活的天平瞬间倾斜。 婆婆去世,老公突患疾病,家里的顶梁柱垮了。一方面,老公四处求医;另一方面,家庭压力全都由赵书英承担。老公的病情时有反复,旧病刚好,新病又至,两个孩子需要抚养,赵书英说,“那几年能活着就不错了”。 转折发生在 20XX 年。 这年 8 月,一家人搬离“小黑房”,住进新房。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一部分,代庄村实现 109 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50 户)集体搬迁。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房子都是平房,地上圈梁立柱,统一规划,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四种户型,满足不同村民的需求。 虽舍不得住了 20 多年的老房子,新房刚盖好的时候,过来参观,“就不想走了”,立即决定彻底告辞破烂的“小黑房”。 搬家带来的“好处”一个接一个。 作为贫困户,村里提供各种补贴,还在合作医疗的基础上,为他们购买了商业保险。两个保险叠加起来,个人住院承担的费用不超过 10%。一次,老公去临沂住院,付钱的时候,“今日三千没有了,明天三千又没有了,花钱如流水”。眼看着囊中羞涩,她和老公脸上都蒙了一层阴云。但经过报销,赵书英惊喜地发现,自己并没有花几个钱。 代庄村,赵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