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维护国家相关行政和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已成为严肃财经法纪、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课题。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财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和发展,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也不断推进。然而,我国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事业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一)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流失严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固有属性是为国家所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的缺陷,把国有资产用于实体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单位通过把国有资产无偿划归集体使用,无偿提供国有资产给兴办经济的实体从事经营活动,为自身谋利益;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核算的特点,部分人员不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处置剩余国有资产。(二)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建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和充足性,而现阶段我国又缺乏合理统一、有约束力的的配置标准,或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中央部门和单位之间、不同单位部门之间配置不公平、不合理;有些部门为了攀比,盲目追求大而全,不顾自身实际需要、不管是否有必要就申请项目,第1页共4页索要投资,最终导致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而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资产使用效率的考核标准和规范化管理,又滋生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的普遍现象。资产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其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企业缺乏活力,经营效率低下;二是经营收益漏收严重,收入逐年减少。三是占用费用过于复杂,回收困难。(三)资产处置随意,浪费度高在闲置资产和剩余过期资产的处置上,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化的管理,资产被随意地处置,或占为部门、集体所有,或闲置一边,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配管理和合理高效的处置利用,造成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原因分析(一)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职责不清虽然各有关领导一再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管理观念的盛行,在我国国有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得不到重视甚至被轻视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严重滞后;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其管理的属性认识上,由于资产产权不清,部分单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深切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国有属性,误以其为自由资产,造成资产调剂的困难和资产处置的随意,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法制化建设滞后,制度不全当前我国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仍然处于不完善状态,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制定出完整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资产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首先是缺乏规范的资产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帐外资产数量庞大,账簿设置不完善,加上管理约束机制缺乏,资产损失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在国有资产监督上不够到位,资产管理缺乏规定的审批流程,也没有严格的资产评估制度;再次第2页共4页是在管理执法上,国家《刑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流失有罪,要给责任人刑事处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此法律条文却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度。(三)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不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在于:在资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