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把握“芯”周期,开拓“云”布局,紫光如何拥抱新基建?把握“芯”周期,开拓“云”布局,紫光如何拥抱新基建? 李权云 三大进展方向,七大投资领域,超万亿投资规模,20XX 年 2 月份以来,国家密集发声,强调加快新基建投资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经济回暖的一剂强心针。 有别于以往以“铁公基”为主的传统基础设施,新基建更加着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都离不开集成电路和云计算等基础性产业的支撑。 在紫光集团董事长兼 CEO 赵伟国看来,在智能时代,算力、AI、通信、数据等将成为新的国家基础实力,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鲜亮特征的新基建,将会推动产业加速变革和转型。赵伟国介绍,紫光集团将继续以“从芯到云”的进展战略,拥抱新基建中的新机遇。 新与“芯” 长期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较低,核心芯片缺乏,高端技术被国外厂商把持,芯片早已成为进口额度超过石油的大宗商品。 紫光旗下长江存儲 1 号工厂正在进行 64 层闪存量产。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XX 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 3040 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 4121 亿美元销售总值 73%以上。 受供应链安全问题的影响,不少厂商也将目光转向国内,寻求相关供应商。中国芯片设计行业迎来新的进展机遇,以华为海思和紫光展锐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此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曾指出,芯片的生产,是技术高度密集,资金高度密集,人才高度密集,5G 是其中的代表,没有这样的技术支撑不了。 “5G 我们希望走在前列,根本是要做好技术,这是基本功,也是形成我们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特色价值和生存之道的关键。”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对此表示。他强调,技术用到多少纳米这个不是根本问题,关键是要制造价值。对于芯片来讲,密度、性能、功耗、成本是决定未来进展的 4 大关键因素。 对于这一点,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晨深有感触。作为国内领先的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核心芯片供应商,紫光展锐拥有 2G/3G/4G/5G 完整的通信技术。今年年初,紫光展锐正式发布了新一代 5G SoC 移动平台——虎贲T7520,采纳全球领先的 6nm EUV 制程工艺,以及多种先进设计技术,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